查看原文
其他

万亿市场新引擎,新基建驱动的10大趋势

趋势君 肖明超-趋势观察 2022-05-19



在国外,中国有个响亮的外号叫做“基建狂魔”。

实际上这个称呼由来已久,近几十年,国内工程疯狂开建,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停地刷新世界纪录,从最高最长最深到最大最快难度最高,因此得此美誉。而今随着2020年伊始,一场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打响,“新基建”频频出现在国家决策层的部署当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基建狂魔”走上进化之路,携“新基建”掀起来万亿级市场变革。那么,何为“新基建”?新基建又将给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和升级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新基建“新”在何处?




近期,不论是从中央密集部署,还是资本市场热捧,“新基建”已站在风口处。从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被赋予新的机遇。 


相比于传统基建的“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铁公基”领域设施建设,“新基建”不仅是基建,还是新产业增长支柱、创新投资渠道与新的消费。那么“新基建”究竟“新”在何处呢?我们总结出四点:


第一,“新”服务。新基建涉及的领域与传统基建不同,技术门槛高,服务于新兴产业发展。例如,“新基建”服务于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设计,和教育、医疗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第二,“新”增长。在此次“新基建”强调的七大领域中,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多种新型消费应用场景。其中以5G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服务机器人、4K/8K超高清电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医疗设备、无人机等智能硬件产品和服务等成为提升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三,“新”资源。以往基建投资主要靠政府支出,而新基建则可以撬动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根据华创证券研报分析,预计新基建7大领域合计投资规模在2020年能够达到2万亿-2.45万亿。
第四,“新升级”。“新基建”不仅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同时,还将提升数字经济服务实体产业和智慧生活的水平,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扮演更加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新基建”万亿市场蓝图




当前,国内疫情虽然已经逐渐得到控制,但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既定目标,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比往年更为庞大的投资计划。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3月5日,24个省市区公布了未来的项目投资规划,项目总投资额达48.6万亿元。其中,综合对比全国各省份公布的投资计划,交通、能源等大基建项目仍占较大比重,新旧动能转换下的新兴制造业投资也依旧是各地招商引资的重点。一时间,这波约为50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的“新基建”备受资本追捧,在市场引起热议。
面对未来潜力巨大的“新基建”市场,相信很多企业都想分一杯羹。那么,如何参与这场“新基建”红利盛宴呢?
第一,投资。在“新基建”项目投资方面,政府及专家学者都在提倡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新基建”将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方式吸引市场资本参与到“新基建”项目建设中,这意味着组织及个人都有直接投资项目的机会。
第二,购买股票或基金。“新基建”的七大热门领域中,每个领域都有出挑的“新基建”相关股票。例如,被首次纳入“新基建”范围的卫星互联网等。在4月20日午后,A股的卫星互联网板块集体飙升,截至收盘,中国卫通直线封板,中国卫星、北斗星通等个股大幅跟涨。
第三,把握政策机遇。涉及云计算、数据中心、5G等“新基建”相关业务的企业要在原有业务基础之上借着政策东风实现规模性扩张。同时,也可以选择的进入某个领域,借助机会实现转型升级。
第四,用好“新基建”比想尽方法进入“新基建”更重要。用好“新基建”不是简单的将技术及设施引入到企业,而是将新基础设施能力融入企业,打造企业自身的新基础设施并形成数字化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客户。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带来更多新消费,支撑更多民生应用。


新基建时代的十大趋势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工业社会的血脉,那么“新基建”就正在为中国打造网络社会和智能社会的高速公路,今年是5G的关键之年,依托于5G技术的“新基建”也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应用场景。

一、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当下,由于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较重,劳动力等成本较高,企业利润在不断被压缩。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智能制造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智能制造水平偏低,智能化升级成本较高,只有不足1/5的企业真正进入了智能制造应用阶段,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环节都具有推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空间和潜力。


“新基建”将促进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而新基建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形成数据贯通、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加快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严重短缺使传统制造企业的劣势凸显了出来。而与“新基建”中新技术融合的企业,例如以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凭借深厚的“自动化”能力、高效的生产链和资源调配力,转而生产防护用品,并表现出了惊人的生产效率。


二、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以互联网为例,尽管过去几十年互联网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随着与实体经济融合,“尽力而为”的传统网络架构难以支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4K/8K、AR/VR等对差异性服务保障、确定性带宽/时延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通过新型信息技术,将现实世界映射到由算力构建的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数字世界的过程。在新基建时代,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与实体经济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例如,近年来苏宁通过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等大快消场景和品类,与现有的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等互联网门店,以及苏宁易购、苏宁拼购等线上渠道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内核,合理打造覆盖线上线下、城市和县镇的全场景零售体验。而这正是苏宁对“新基建”的提前布局。不仅推动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也将向合作伙伴和同行输出资源和能力,推动行业和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物联网将无处不在


在数字经济中,物联网可谓“无处不在”。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达10.4亿户,比去年底净增加1554万户。结合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需求与“新基建”的影响,在疫情后期物联网产业仍会加速发展。


例如,“5G+物联网”在防疫抗疫期间大显身手,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打造的5G网络环境下,5G远程医疗系统全力支持全国医院开通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门诊、发热咨询等服务,能够让北京的专家跨越1200公里与武汉前线的医生实现“面对面”救治指导,实时为“战疫”一线保驾护航。

四、城市进入“全景智能”


在“新基建”七个产业领域中,其中一个主题就是针对城市化建设。其中包括高铁、城际的交通系统,电力系统等大升级,这些新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将会带来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同时,“新基建”是服务于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发展数字经济。因此,发展“新基建”,就是给智慧城市建设打基础。


例如,新基建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5G为例,5G的相关应用包括AR/VR、数据高速传输、车联网等,而这所有的应用,都与人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AR/VR不仅可以用于娱乐,还可以用于安防、工业生产等场景;数据高速传输能解决高清视频传输、人工智能云端应用等问题;车联网则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城市交通的问题。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是其中一环,目前人工智能的运用在政府单位逐渐普及,而政府单位使用人工智能的场景,则是安防、交通、政务等智慧城市的典型场景。 


五、从聪明的路到智能的车,汽车产业进入“新周期”


对于汽车而言,新基建将会从三个方面促进汽车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一、使商用车需求增加;二、聚焦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将加速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场景的落地,会促使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快速发展;三、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车上碎片时间的激活变现,可能会带来新的风口。在新基建的快速推动之下,汽车行业或将会形成一条新赛道,谁将能在新的起跑线上遥遥领先,还要看各家在数字化领域的积累。
目前,不管是主机厂,还是各大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布局汽车智能网联领域,而此次新基建,不仅会使汽车行业获得发展助力,还将可能会使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通过数字化的创新模式找到新的赢利点。


六、场景零售全链路模式


在O2O时代,线上的方便快捷,线下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的全场景体验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感官享受,新零售也由此重新定义。面对疫情“黑天鹅”事件,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被重构。在非常时期,线下场景受到约束,线上渠道获得快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序恢复,居民消费逐渐复苏,双线融合的场景打造将成为推动消费体验升级的必由之路,这对5G、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内核,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将推动零售行业进一步整合升级。


例如,位于上海虹桥机场的云拿无人便利店,在疫情期间真正地做到了全流程100%“无接触购物”,节省人工的同时也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顾客只需一个手机,扫码进店、选择好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后无需排队等候结账,离店后5-10秒完成自动结算,整个购物过程无人工干预,即使顾客佩戴口罩、眼镜、帽子也可以被精准识别,可有效地减少接触风险。与传统零售相比,云拿无人便利店有典型的数字化创新升级特质,除了在自有店铺中应用“无接触购物”的技术,也向零售商提供整体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帮助传统零售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脚步。


七、医疗服务的全域数字化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能力的建设进度加快,数字健康将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目前正在进行的战疫复工行动中,互联网技术驱动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已成为生力军。
例如,在抗击疫情期间,阿里健康在支付宝App、淘宝App相继上线互联网医生免费问诊服务,缓解前线门诊压力。上线不到4日,已有超千名医生通过阿里健康“在线问诊”向湖北省居民提供服务,义诊页面的访问用户数也超过了160万。近期针对海外侨胞的在线医疗咨询专区已开通,已有近百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推荐使用该服务。


八、以数据资产的全价值服务为驱动的数据产业体系


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总经理胡志强曾表示,数据中心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汇聚点,是数据、内容和算力的承载平台,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国家战略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抗击疫情、恢复社会正常运转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3月24日中国电信发布的2019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中国电信目前拥有315个云资源池,位居中国混合云市场第一,在全球运营商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IDC业务国内综合排名第一。  
如今,企业不再需要自建数据中心,可直接在线上购买云资源。数据中心成为开放、公共的基础设施,为越来越广泛的用户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联网等技术服务。这也让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胡志强看来,数据中心资源已经成为每个云计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边缘计算、云计算、超级计算融合发展趋势显著,数字经济、智能城市发展亟需数据中心与云计算资源支撑。
数据中心可以说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银行和数据资源库,所有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背后,都需要数据中心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基础支持。推动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数据中心是核心基础设施平台。数据中心将承载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催生的愈来愈多新应用,创造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加速新旧传统产业融合,形成全新的数字产业体系。


九、新技术下的广告变革


未来,整个广告产业的变革,一定是技术驱动带来的变革,而新基建将是一个新的红利。5G之后所有的直播业态、短视频业态的内容生产量更多,供应量和连接能力将会更强。新基建所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内容生产速度会比现在更快。在新基建的背景当中,数据作为新能源、新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以电梯媒体分众为例,其很早就开始注重数据搭建。阿里和分众战略合作后,双方共同构建了数据云系统,利用各自的数据优势,建立标签丰富的数据仓库,进行了数据线上线下的打通,营销方式线上线下的打通。
线上和线下的数据打通后可以一体化,实现“one ID”。品牌资产的数据银行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基于新基建的普及拓展带来的新机会,分众还会和阿里有更多线上线下互动的内容,比如双十一,可能会从红包摇一摇发展到未来的超声波方式,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感官体验。


十、数字化时代的新文娱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泰证券研究测算,新基建可以拉动文体娱乐行业产出增长0.4%左右。在长期内,新基建可以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中国创新战略的转型。这将意味着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新文娱时代即将到来,主要表现在 云游戏、AR/VR、超高清、智慧文旅等方面上。
除此之外,在“新基建”技术的支撑下,未来所有的文旅企业都将是数字化企业。物联网采集数据,5G传输数据然后放在云端存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做出分析判断。例如,在4月14日,携程正式发布业内首个“景区智慧云平台”整合方案。全面针对景区购票、入园、游玩和售后四大环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支持景区实现“全渠道、全场景、全业态”的实名预约。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在特殊时期全面监控游客集散密集场所,面对断网、客流高峰等极端情况时也有成熟应对方案。


不论是高层会议的多次部署,还是资本市场的资金热捧,“新基建”显而已经成为“焦点”。面对由于疫情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作为助力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建”将成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的一针强心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